2016年6月27日 星期一

[UDN]現今數位教育政策 真正製造了基層教育利基嗎?

現今數位教育政策 真正製造了基層教育利基嗎?

政權交接後教育政策出現很多的轉折,姑且無論好壞但至少也出現了一點契機,只是基層的我們,是抱著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態在看這一切的變革,究竟政策是否會對初等教育產生出長足利基呢?還是十足傷害?我不敢預測,但我不從其他面向談,就從數位發展引入初等教育改革的立場看政策利基。


數位設備導入教學現場
若沒有當年的國民中小學資訊硬軟體擴大內需,台灣的數位產業應該不會如此蓬勃,同時台灣的網路發展與對應的網路與數位人才也在那段時間後快速激增。
那年以CAI軟體為主要的教學輔助工具,可惜這些被運用到教學現場卻是少之又少。雖然如此,也有不少業者仍努力存活,力求在網路上的轉型。
當年的網路不比現在,校園頂多就是指導學生上網架架網站、搜尋一些資料,當年的網速也確實是綽綽有餘。因此有些教師夥伴開始思維「讓教學專頁呈現在網路上」的作法,當年幾位夥伴的認真,也讓台灣教育界在網路上產出了大量的線上教材果實。
除此之外,不少教育夥伴投入無硬碟教學、免系統開機甚至是將當時任天堂的體感設備改成投影互動設備,這讓後期的教學者產生出更多的火花。
我認為這階段的政策,可以說是十八年來對初等教育有最高的貢獻。
教室投影設備的投注
這應該是對教育改革有著第二大貢獻的政策吧,我想。
當年學校裡真的要出現一台投影機,是一件天大的喜訊。因為那嚴格地考驗著辦校者在官場運籌是否順利,才能引入民意代表資源為學校添購一台投影設備。
直到十年前,教育部編列了一筆經費「酌供」每校科任教室與兩間教室能夠擁有數位白板與投影設備。然而老師們的素養不足,加上很多老師認定數位教材的不夠,數位白板很多都擱置一隅。
當年投注在教室的並不完全是短焦投影機,也就是每個老師在教學時須冒著青光眼、白內障的風險,在投影機2000流明的強光下進行數位教學。最後這些設備在很多學校手上,只成為宣導活動、成果呈現、校務評鑑、甚至上課放影片給孩子看……如此功能而已。
當然,有些老師自費添購錄影器材、攝影編輯、製作教學影片,加上個人興趣,最後讓這批教室投影機功能在他們手上發揮到極致,投影設備似乎對教學還是有所助益的。
十年期間這些設備仍屹立不搖的存在,在此也深深佩服各校的校長與總務,悉心的讓這些幾乎可以變成考古資料的設備,得以安然且高齡的繼續為初等教育服務。
無線網路、社群網路與直播軟體
無線校園的建制基本上也是教育改革中很重要的一環,當時政策期許能因此產出所謂的雲端學習機制。很可惜的是,不是每間學校都有這麼充沛的經費添購數位載具,當然也不如官員所想像的「家長在鼓勵下自行並大量的添購數位設備與載具讓孩子帶到學校」,然後台灣的雲端學習因此起飛了!
2016後的資訊教育藍海大夢,幾乎是直接沒入台灣東海岸深藍色的太平洋中。
而社群網路與直播軟體進入教育這塊,更完全不是政策造成的改革了,而是真真實實土法煉鋼出來的教師教學鍊金術,無線網路的教育工程勉強在這裡冒出了點頭、幫上了一點忙。只是教室裡面的資訊設備,多是電腦教室汰換下來的機種,你要設備能運作的多穩定?很多老師們聽到只會笑而不答。
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的數位教育大夢該醒了!
很多人認為學校縮編、裁併後地方經費會有長足的改善,甚至讓學生因此受益。然而真正受益的只有地方政府得到紓解而已,地方教育經費不會因為小校裁併而有所增加,更不可能因此有更多的數位資源進駐到學校,對教育產生更大的助益。
數位融入教育必然是解除教育窘境最佳的良藥,然教師不可能在孤立無援下成就教育藍海政策大夢。如何讓紙紮馬變成真正的千里馬,讓真正的科技成為教育第一線最大的助益,除了政策必須使力外,恐怕也是在立法院中所有藍綠立委必須努力的一項工程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